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人间正道―计算机网络发展十年回顾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肯定不会为错过伟大时代而遗憾了。因为眼下这场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可能已经超过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由一次浪潮向另一次浪潮的伟大跃迁。
革命的动力系统
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这场信息革命的发动机。其中,CPU的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电脑网络的动力系统,而且它所反映的摩尔定律,显现着这场革命的技术经济规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两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发展。电脑产品的性能越高,价格反而越便宜。这就是电脑广泛地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巨大作用的主要条件。不久前,提出摩尔定律的英特尔公司的合伙创始人戈登·摩尔表示,摩尔定律预言的发展速度将会放慢,但它仍然是有效的。
我们十年回顾的起点,正是奔腾的诞生。1992年,Intel公司推出它的第五代芯片Pentium 处理器,即“奔腾”。(顺便说一句,我本人进入这一行的第一个起点,正是在《中国电脑教育报》上发表关于奔腾机的连载文章。在此向《中国电脑教育报》致敬。)
我们当时习惯称的586,实际是命名为Pentium(奔腾)的CPU。AMD推出了K5和Cyrix推出了6x86,形成了CPU市场上的激烈竞争。1997年初Pentium MMX上市,年中Pentium II和AMD K6上市,年末Cyrix 6x86MX面市,1998年,PII、赛扬、K6-2、MII相继问世。为摆脱追兵,Intel开始转向先进的Slot 1架构,但AMD的K6-2处理器趁机填补了Intel在低端领域的空白,AMD通过当时颇为先进的AGP总线、100MHz外频等先进技术,加上低廉的价格,抢得了将近30%的CPU零售市场份额。但到了1999年,面对Intel猛烈反扑,AMD和Cyrix节节败退。Cyrix最终被芯片组厂商VIA(威盛)收购。经过重新调整之后,PC处理器市场呈现Intel、AMD、VIA新三足鼎立的局面。十年来,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成为摩尔定律的两个风火轮。可以说,CPU在这十年间,名符其实地充当了信息革命的“蒸汽机”。
十年间世界电脑网络发展的脉络
最近这十年,对于世界电脑网络发展来说,是大普及的十年,是电脑网络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地位不断上升的十年。
1、十年来世界电脑技术发展
1992年,Intel公司推出它的第五代芯片Pentium 处理器,即“奔腾”。有意思的是,正好发展到这十年的槛上,Intel公司固定了它的CPU的名称,这是CPU步入成熟期的象征。
1994年,美国人伦纳教授首次提出DNA生物计算机概念。人们切不可以为生物技术是另一场不同的革命。从根子上来说,DNA与电脑的工作原理没有太大的区别。
1995年,微软公司推出PC操作系统代表作 Windows95。微软操作系统对于苹果操作系统的胜利,表明IT中存在着一场由市场标准决定胜负的竞争。
1998年,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公司。1999年,美国联邦地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宣布微软公司为垄断者。这场争斗一直到2002年11月1日,美国联邦地区法官科琳·科勒·科特妮宣布,同意美国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反托拉斯和解协议的绝大部分内容。微软案集中暴露了技术发展与制度发展的不相适应,技术问题已经不再单纯是技术的事情了。
2、十年来世界网络技术和产业发展
1992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筹资在全球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一个环球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简称GINS),成为早期 VPN的雏形。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准备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行动计划,该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国家信息化,正是作为对挑战的应战,应运而生的。
1994年,ADSL(非对称用户数字环路)论坛成立。
1995年,IP电话初次亮相。IP电话的出现,为网络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199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 通过基于PSTN网的多媒体通讯终端的H.324框架协议。
1997年IETF提出IPv6标准。6月,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出台。
1998年IEEE通过了千兆位以太网标准802.3z。IEEE802.1P标准实施.
2000年,随着纳斯达克股市暴跌,全球IT业陷入低潮。2000年到2001年,大量网站倒闭,网络股泡沫破灭。由于早些时候欧美过高价格的3G牌照发放,一批电信运营商陷入困境。2002年,一系列会计丑闻,又使一些著名IT厂商倒闭。
十年间中国电脑网络发展的脉络
中国电脑网络十年来的发展,可以用跨越一语概括。十年来,中国电脑网络技术和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如今,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的先进生产力基础。
1、十年来中国电脑技术发展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 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1年到2002年,随着方舟一号、龙芯CPU设计验证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的差距从三代以上缩小到一到两代之间。
软件方面,1992年我国的软件产业销售额仅为43亿元,2001年我国的软件产业销售额达796亿元。其中软件产品销售额为330亿元,软件服务收入为406亿元,软件出口额为7.2亿
美元。到2002年8月,我国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为420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有十几家,登记的软件产品达9830个,共有各类软件从业人员近50万。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为发展软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抓住世界信息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机遇,进一步促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十年来中国网络技术和产业发展
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DECNET协议,以X.25方式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LIVEMORE实验室,并开通电子邮件应用。
1993年,最终制定我国域名体系。
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
1995年,中国电信开通接入美国的64K专线,并通过电话网、DDN专线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1996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1997年,公安部发布了由国务院批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从1998年到2002年五年间,信息与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向全方位、多领域快速推进。骨干网速率提高16倍,带宽增加100多倍,上网速度明显加快。
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配合有关部门推广应用银行卡、IC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金融、财税、海关、外贸等部门利用公用网组建的全国性计算机信息系统已达到112个。
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及电子政务等新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积极的成果。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进展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化建设。
截至2002年10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今年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今年1至10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4697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销售收入10379亿元,同比增长18.1%。
十年来,信息技术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发展之快,影响之巨,即使对于我们这些置身其中的人来说,也超乎想象。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正确选择。
关键词: 人间 正道 计算机网络 发展 十年 回顾 信息 美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B站互动赢积分】活动开启啦!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