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嵌入式开发 » STM32 » 嵌入式固件安全:有效防止OTA升级被篡改的策略

共3条 1/1 1 跳转至

嵌入式固件安全:有效防止OTA升级被篡改的策略

高工
2025-03-25 19:52:49     打赏

在嵌入式系统中,固件是系统运行的基石,而OTA(Over-The-Air)升级技术则使得固件更新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然而,随着OTA升级的广泛应用,固件被篡改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固件被篡改,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泄露甚至被恶意控制等严重后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OTA升级被篡改对于保障嵌入式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OTA升级的安全挑战

OTA升级过程中,固件文件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设备端。这一过程中,固件文件可能会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截获、篡改、重放攻击等。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些漏洞,将恶意代码注入到固件文件中,或者篡改固件文件的内容,导致设备在升级后出现故障或被控制。


二、防止OTA升级被篡改的策略

为了防止OTA升级被篡改,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


加密传输

在固件传输过程中,使用加密技术确保固件文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常见的加密协议包括TLS(传输层安全协议)及其轻量级版本DTLS(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TLS)。这些协议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校验,防止固件文件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


c

// 示例:使用OpenSSL库进行TLS加密通信

#include <openssl/ssl.h>

#include <openssl/err.h>


SSL_CTX *ctx;

SSL *ssl;

int server_fd;


// 初始化SSL库和创建SSL上下文

SSL_library_init();

OpenSSL_add_all_algorithms();

SSL_load_error_strings();

ctx = SSL_CTX_new(TLS_client_method());


// 创建SSL连接

ssl = SSL_new(ctx);

SSL_set_fd(ssl, server_fd);

SSL_connect(ssl);


// 发送和接收加密数据

SSL_write(ssl, firmware_data, firmware_size);

SSL_read(ssl, received_data, buffer_size);

数字签名和证书验证

在固件发布前,使用私钥对固件文件进行数字签名。设备在接收到固件文件后,使用预置的公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这一机制可以确保固件文件的来源可信,且未被篡改。数字签名通常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椭圆曲线加密ECC)实现。


c

// 示例:使用OpenSSL库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include <openssl/rsa.h>

#include <openssl/pem.h>

#include <openssl/evp.h>


RSA *rsa;

EVP_PKEY *pkey;


// 加载公钥

FILE *fp = fopen("public_key.pem", "r");

pkey = PEM_read_PUBKEY(fp, NULL, NULL, NULL);

fclose(fp);


// 验证数字签名

EVP_MD_CTX *mdctx = EVP_MD_CTX_new();

EVP_VerifyInit_ex(mdctx, EVP_sha256(), NULL);

EVP_VerifyUpdate(mdctx, firmware_data, firmware_size);

int result = EVP_VerifyFinal(mdctx, signature, signature_size, pkey);

EVP_MD_CTX_free(mdctx);


if (result == 1) {

   printf("Signature is valid.\n");

} else {

   printf("Signature is invalid.\n");

}

安全启动

在设备启动时,通过安全启动机制验证固件文件的完整性和来源。安全启动通常由引导程序(Bootloader)实现,引导程序在加载固件前,会先验证固件的签名和完整性。只有验证通过的固件才会被加载执行。这一机制可以防止恶意固件在启动阶段被植入。


差分更新

为了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提高OTA升级的效率,可以采用差分更新技术。差分更新只传输新旧固件之间的差异部分,而不是整个固件文件。然而,这也带来了额外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差分更新过程中,同样需要采取加密、签名等安全措施。


三、总结

防止OTA升级被篡改是保障嵌入式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密传输、数字签名和证书验证、安全启动以及差分更新等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固件被篡改的风险。同时,开发人员还需要不断关注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威胁,及时更新和优化安全措施,以确保嵌入式系统的持续安全。





关键词: 嵌入式     固件     安全     有效    

专家
2025-03-25 20:49:43     打赏
2楼

谢谢分享


专家
2025-03-25 20:52:18     打赏
3楼

谢谢分享


共3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