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潜在电路的分析需结合汽车电子系统的特殊性高可靠性要求、多电源/地、动态工作条件、系统级交互,在通用潜在电路分析框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调整。
一、汽车潜在电路的核心挑战
汽车电子系统的潜在电路风险高于普通消费电子,主要源于以下特性:
多电源/地网络,汽车电路通常包含蓄电池(12V/24V)、发电机(充电状态14V+)、多个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独立电源域,以及车身地(chassis ground)、信号地(signal ground)。跨电源/地的潜在路径更易形成,蓄电池电压可能通过短路或反向二极管进入非预期电源域。
动态工作条件,汽车启动/熄火时的电压骤降冷启动时蓄电池电压低至6V、发电机负载突变大灯开启导致电压波动、发动机振动导致的接触电阻变化,均可能触发非预期通路。继电器误动作可能导致负载过流。
安全关键性,潜在电路可能导致安全气囊误触发、刹车系统失效、动力中断等严重后果,需符合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要求风险评估覆盖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等级。
系统级交互,多个ECU通过CAN/LIN/以太网总线连接,潜在电路可能跨越模块边界ECU A的输出通过总线信号影响ECU B的电源管理,形成跨域潜在路径。总线信号异常可能触发ECU误进入低功耗模式。
二、汽车潜在电路分析步骤的优化
基于通用步骤网表生成→网络树划分→功能仿真→缺陷分析,针对汽车系统进行以下优化:
网表生成,覆盖多电源/地与总线连接
网表需明确标注电源类型蓄电池VBAT、发电机VCHG、ECU内部电源VCC、地类型车身地GND_CHASSIS、信号地GND_SIGNAL,以及总线节点CAN_H/CAN_L、LIN。
工具适配,汽车专用EDA工具Mentor Graphics的Capital、Vector的CANoe生成的网表需包含这些信息,确保后续分析覆盖跨电源/地和总线交互的潜在路径。
网络树划分,强化多电源/地与H型拓扑
核心逻辑,以多电源/地为根节点,构建分层网络树,重点关注H型拓扑多电源→元件→多地和组合拱型M型,电源分支与地分支交叉。
H型拓扑,蓄电池VBAT→继电器K1→负载R1→车身地GND_CHASSIS;ECU内部电源VCC→传感器U1→信号地GND_SIGNAL。若R1短路,VBAT可能通过K1→R1(短路)→GND_CHASSIS→GND_SIGNAL(若两地未隔离)→U1→VCC,形成跨电源/地的反向电流。
M型拓扑,发电机VCHG分两路一路给充电电路,另一路给ECU B,若充电电路故障导致VCHG电压异常,可能通过ECU B的输入引脚反向供电。
功能仿真,强化动态条件与总线交互
静态仿真,基于图论算法,优先分析跨电源/地的路径VBAT→GND_CHASSIS→GND_SIGNAL→VCC和总线节点路径CAN_H→ECU A的输出→ECU B的输入。
动态仿真,模拟汽车典型动态场景:
电压波动,冷启动时VBAT从6V升至14V,检测元件是否因电压超出规格(如芯片VCC_max=5.5V)而损坏,或钳位二极管导通形成反向供电。
继电器/接触器动作:继电器K1闭合时,负载R1通电;若K1线圈控制信号异常(如ECU故障输出高电平),K1可能持续闭合,导致R1过流。
总线信号异常,CAN总线某节点故障,持续发送显性电平(0V),可能通过总线驱动器影响其他ECU的电源管理(如触发ECU进入低功耗模式)。
功能缺陷分析,结合ISO 26262风险评估
缺陷分类,除通用缺陷反向供电、跨电源/地电流外,需重点标注影响安全功能的潜在路径导致安全气囊ECU掉电、刹车系统误动作。根据ISO 26262,对每个潜在路径进行ASIL等级评定ASIL D为最高风险,并制定安全措施:
对ASIL D级路径,增加隔离二极管或保险丝,阻断反向电流。在ECU固件中加入电压/电流监测,当检测到异常供电时,触发故障处理(如切断电源、进入安全状态)。
通过HIL(Hardware-in-the-Loop)测试,模拟潜在路径触发条件,验证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三、汽车潜在电路的典型场景示例
以下为汽车系统中常见的潜在电路案例,结合分析步骤说明:
案例1:跨电源/地的反向供电
场景:ECU A的输出引脚OUT_A通过钳位二极管D1连接到内部电源VCC_A用于ESD保护。当VCC_A掉电ECU A进入休眠且OUT_A接入ECU B的输出(OUT_B,电压5V)时,D1导通,OUT_B→D1→VCC_A形成反向供电。
风险:VCC_A被非预期电源OUT_B供电,可能导致ECU A内部电路时钟、存储器工作异常,甚至损坏。
分析步骤:
网表生成,标注OUT_A、VCC_A、OUT_B的电源/地类型(VCC_A为ECU内部电源,OUT_B为另一ECU的输出)。
网络树划分,VCC_A和OUT_B属于不同电源域,OUT_A为跨电源节点。
功能仿真,静态仿真检测到OUT_B→OUT_A→VCC_A的路径;动态仿真模拟VCC_A掉电且OUT_B为5V时,D1导通。
ASIL评级为ASIL B(影响ECU功能),安全措施为在OUT_A增加隔离二极管(阻断反向电流)。
总线信号触发的跨ECU潜在路径,ECU B的输入引脚(IN_B)通过总线(如CAN)接收ECU A的信号。当ECU A故障,持续发送显性电平(0V),IN_B电压被拉低,可能触发ECU B的电源管理模块误动作(如进入低功耗模式)。ECU B误进入低功耗,导致关键功能(如转向助力)失效。
网表生成,标注CAN总线节点(CAN_H/CAN_L)与ECU A/B的连接。
网络树划分,CAN总线为跨ECU的交互节点,属于M型拓扑。动态仿真模拟ECU A故障发送显性电平,检测IN_B电压变化及ECU B的电源状态。ASIL评级为ASIL C(影响驾驶安全),安全措施为在ECU B的输入引脚增加总线滤波电路,抑制异常信号。
四、专业工具SCAT在汽车领域的适配
SCAT(Sneak Circuit Analysis Tool)可通过以下适配支持汽车潜在电路分析:
输入支持,直接导入汽车专用EDA工具Capital、CANoe生成的网表,包含多电源/地、总线节点信息。
分析配置,自定义电源/地类型VBAT、VCHG、VCC、GND_CHASSIS、GND_SIGNAL。
设置动态仿真场景电压波动范围、继电器动作时序、总线信号异常模式。
生成符合ISO 26262的报告,包含ASIL评级、安全措施建议,并支持导出至汽车功能安全工具链Medini Analyzer。
汽车潜在电路是指在一些条件下,电路中产生的不希望有的通路,会引起功能异常或抑制正常功能。与前面分析不同的是,需要考虑模块内部电路中的潜在电路。在假定所有组件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分析哪些是能引起功能异常或抑制正常功能的潜在通路。 最为简单的例子是输出给输人的供电,输出口通过钳位二极管给芯片供电,这是一个最为典型的电路级潜在电路例子,如图所示。由于潜在电路可能遍布于整个电路,而且存在着很多的条件,如电路的开通、断开等,因此要想找到整个模块的潜在电路并予以解决,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了完成这样的工作,如果部分采用软件来分析,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实现:①获取模块所有的电路通路:在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以后,可以生成元器件的网表,得到模块内部的元器件及其相互连接的电路网络关系表。②网络树的划分,将所有电源置于每一网络树的顶端,而底部是地,并使电路按电流自上而下的规则排列。以输出和输人电路为核心整理后,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拓扑结构划分。通常有5种类型:直线型(L型)、电源拱型(O型)、接地拱型(倒O型)、组合拱型(M型)及H型,这 对于分析基本结构非常有帮助。③功能仿真与推理:通过上面的网络树划分,可由功能仿真算法确定系统中元件的工作状态,将得到的执行元件功能状态信息与执行元件期望的工作状态比较,可以很简单地得到潜在通路。仿真包括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静态仿真主要基于图论的最短路径算法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用于实现对具有确定性拓扑结构的电路功能仿真;动态仿真是在静态仿真的基础上包含继电器和逻辑器件等进行的电路功能仿真。 ④功能缺陷分析:通过上面的定性分析,可以得出潜在路径的各种情况,得出可能存在的功能缺陷。 当然也直接通过专业的软件系统SCAT来完成,只需要普通CAD软件的标准网络表文件,可导人 Mentor Graphics、Protel数据文件。SCAT会产生全部列表,包括所有被阻断的路径,所有反向电流路径、所有电源到电源、地到地的路径:还可以选择定制的输出格式,这会变成一项较为轻松的工作。
总结
汽车潜在电路的分析需深度结合汽车电子系统的特殊性,通过优化分析步骤(覆盖多电源/地、动态条件、总线交互)、强化功能仿真(模拟汽车典型场景)、结合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进行风险评估,并利用专业工具SCAT提升效率。最终目标是确保潜在电路风险在设计阶段被全面识别并控制,满足汽车行业对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严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