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嵌入式开发 » STM32 » USARTRX使用DMA接收的数据帧判断方法

共1条 1/1 1 跳转至

USARTRX使用DMA接收的数据帧判断方法

院士
2025-07-18 15:10:02     打赏

一、概述

在使用APM32系列微控制器的USART配合DMA进行数据接收时,如何准确判断一帧数据的接收完成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及其实现原理。

二、数据帧接收完成判断方法

2.1 固定长度数据帧接收

适用场景:数据帧长度固定且已知。

实现方法:

- 配置DMA接收固定长度的数据

- DMA传输完成中断(TC中断)触发表示接收完成

优点:实现简单,资源消耗少。

缺点:不适用于变长数据帧。

2.2 空闲中断(Idle Interrupt)配合DMA

实现步骤:
1. 使能USART的空闲中断
2. 配置DMA进行循环接收或足够长的线性接收
3. 当检测到总线空闲(1个字符时间无数据)时触发空闲中断
4. 在中断中通过DMA的当前计数器值计算接收到的数据长度

// 空闲中断处理示例
void USARTx_IRQHandler(void)
{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x, USART_IT_IDLE) != RESET)
    {
        USART_ClearITPendingBit(USARTx, USART_IT_IDLE); // 清除空闲中断标志
        uint16_t remainCnt = DMA_GetCurrDataCounter(DMAy_Streamx); // 获取剩余未传输数据量
        uint16_t recvLen = TOTAL_BUF_SIZE - remainCnt; // 计算实际接收长度
        //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
}

优点:适用于变长数据帧,硬件自动检测。

缺点:需要USART支持空闲检测功能。

2.3 超时(Timeout)机制

实现方法:

  1. 1.配置DMA接收并启用传输完成中断

  2. 2. 每次接收到数据时重置超时定时器

  3. 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新数据到达,判定为帧接收完成

// 定时器中断处理示例
void TIMx_IRQHandler(void)
{
    if(TIM_GetITStatus(TIMx, TIM_IT_Update) != RESET)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x, TIM_IT_Update);
        // 超时处理,判定为帧接收完成
        uint16_t recvLen = TOTAL_BUF_SIZE - DMA_GetCurrDataCounter(DMAy_Streamx);
        // 处理数据...
    }
}

// USART接收中断中重置定时器
void USARTx_IRQHandler(void)
{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x, USART_IT_RXNE) != RESET)
    {
        // 读取数据或直接清除标志
        USART_ReceiveData(USARTx);
        TIM_SetCounter(TIMx, 0); // 重置超时计数器
    }
}

优点:可灵活调整超时时间,适用于不规则数据帧。

缺点:需要额外定时器资源。

2.4 协议指定长度+DMA

实现方法:
1. 第一阶段:接收固定长度的帧头(包含长度信息)
2. 第二阶段:根据帧头中的长度信息配置DMA接收剩余数据

// 示例处理流程
void DMA_IRQHandler(void)
{
    if(DMA_GetITStatus(DMAy_Streamx, DMA_IT_TC) != RESET)
    {
        DMA_ClearITPendingBit(DMAy_Streamx, DMA_IT_TC);

        if(phase == PHASE_HEADER)
        {
            // 解析头部获取数据长度
            dataLen = parseHeader(rxBuffer);
            // 重新配置DMA接收剩余数据
            DMA_Config(dataLen);
            phase = PHASE_DATA;
        }
        else
        {
            // 完整帧接收完成
            processFrame();
            // 重置为接收头部状态
            DMA_Config(HEADER_LEN);
            phase = PHASE_HEADER;
        }
    }
}

优点:适用于有明确协议的通信。

缺点:实现较复杂,需要协议支持。

3. 方法对比与选择建议

串口接收方法01.png

推荐方案:
1. 对于简单应用,优先考虑空闲中断+DMA方案
2. 对于高可靠性要求场景,建议结合协议指定长度和超时机制
3. 固定长度方案仅适用于特定场景

4. 注意事项
1. DMA缓冲区应足够大以避免溢出
2. 考虑数据对齐问题,特别是使用DMA时
3. 在多任务环境中,处理好数据访问的互斥问题
4. 对于高波特率通信,及时处理接收完成事件以避免数据覆盖
5. 实现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如校验失败、超时等)

5. 总结

APM32 USART使用DMA接收数据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判断帧接收完成。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通信协议特点、硬件资源及可靠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机制来实现稳定可靠的数据接收。




关键词: USART     中断     接收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