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基础知识 » 详解电容滤波与电感滤波的区别

共2条 1/1 1 跳转至

详解电容滤波与电感滤波的区别

高工
2025-10-25 14:05:31     打赏

在电子电路中,常常会用到滤波电路,尤其是电源芯片,有的是电容滤波,有的是电感滤波,电容和电感滤波的作用看起来差不多,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实际应用中又如何选择呢?



1.电容滤波

电容的基本特性是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也就是“隔直通交”。这是因为电容的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呈反比关系,即Xc = 1 /(2πfC),也就是频率越高,容抗越低,频率越低,容抗越高。

所以可以理解为电容在直流电和极低频的交流电时呈高阻状态,无法通过。而在高频交流电时会呈短路效应,很容易通过。

电容滤波也是利用了这个基本特性,比如电源中滤波电容的目的是滤除纹波,而纹波的频率非常低,在频率f很小的情况下,要想获得低容抗Xc,就需使用大容量的电容,所以滤波电容通常为uf级,比如10uF,100uF的有极性的电解电容

bc5b56ee-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滤波电容1

滤波电容除了利用电容对频率的阻抗特性外,还可以利用电容的储能特性,也就是电容的充电放电特性来滤除纹波,达到稳压的作用。

比如在整流电路中的,如果是半波整流,则交流电经整流后变为周期性的单向脉动直流电,这个纹波的波动太大,负载是无法使用的。

bcb8232e-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滤波电容2

此时加入滤波电容后,当整流输出的电压高于电容C1电压时,电流对电容充电,同时向负载供电。由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与充电回路的电阻R充和电容C1的乘积R充C1成正比,此时充电回路的电阻R充=Ro//RL,虽然RL很大,但是由于半波整流的电阻Ro很小≈0,所以R充=Ro//RL≈0,R充C≈0,也就是充电时间很小,电容会快速完成充电,电容两端电压达到最大值;

‌‌当整流输出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向负载放电,填补电压低谷,减少纹波幅度。R放C=RL*C1,由于RL通常很大,而电容器的容量C1越大,储能能力越强,放电时间越长,输出电压也就越平滑。

所以滤波电容滤除的是低频的纹波扰动。

2.电感滤波

电感的基本特性与电容刚好相反,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这是因为电感的感抗XL与频率f和电感L成正比,即XL=2πfL,也就是当信号的频率越高,电感值越大时,它的感抗越大,它的阻碍作用越强。

电感的原理是楞次定律,当流过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通量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所以可以理解为电感在高频交流电的瞬时呈高阻状态,阻碍通过。而在直流电时相当于一根导线,会呈短路效应,很容易通过。注意这里的高阻状态只是阻碍,不是阻止,它只能延缓信号的通过,让信号缓和的通过,而不是阻止信号通过。

我们以桥式整流电路为例,看下电感的滤波过程。

bd0cb6be-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电感滤波

上图中左侧的变压器T1输出交流电U2,U2经过桥式整流电路(D1-D4)后变为直流电,但是这个直流电并不稳定,它是脉动的。虽然这个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相对于半波整流,它的脉动幅度没那么大,也就是纹波的波动相对小一些,但是仍然会影响负载的使用。

所以这个脉动直流电首先需要经过电感L,这个L1就是滤波电感。

bd64bd96-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电感L1滤波后的波形

这个电感会使得电压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变慢,会滤掉电压波形中过高和过低的部分,让电压波形中的上升曲线和下降曲线都变得平滑,达到滤波稳压的作用,最后得到1个纹波很小的直流电。

3.电容滤波与电感滤波的区别

3.1连接方式

首先,电容与电感滤波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电容与负载是并联,而电感是串联。

bdbd4614-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电容并联与电感串联

主要原因就是电容的隔直通交,与电感的通直阻交特性是相反的,而滤波后负载端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直流,所以就导致了电容是并联,流过电容的是需要滤除的交流电,而电感是串联,流过电感的是需要使用的直流电。

3.2.负载功率

负载的大小主要是针对负载的额定功率而言,功率较小的产品一般都是采用电容滤波,比如直流稳压电源通常采用电容滤波,但是这个负载大小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所以有的直流稳压电源也会采用电感滤波。

还有1个就是成本原因,由于电感器是铜线绕制的,相对电容器来说,它的成本更高,所以在两者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也就是使用两者的滤波效果差不多时,通常使用电容器多一些。

我们以1个常见的电容滤波电路为例,看看如何选择滤波电路。

be172e4a-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电容滤波

如上图所示,当RL的功率较小时,电容通过充放电可以使输出的电压更平滑。负载功率PL=UI=U2/R,在U不变的情况下,RL越小,功率越大,当然电流也越大。

功率越大,就要求滤波电容的容量越大,而容量越大,滤波电容的体积也会越大,所以大功率的负载对滤波电容的容量和体积有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功率越大,电流I越大,流过整流二极管D1的电流也会越大,D1一般是用肖特基二极管或者快恢复二极管,它的特点是开关速度很快,但是能承受的功率和电流是有限的,大电流很容易把二极管D1损坏掉。

此时可以不使用电容,而是在电路中串联1个电感L1。电感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也就是流过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加入电感后,回路中的电流会缓慢上升,滤掉峰值电流,这样就减小了电流对整个回路的冲击,也就减小了对二极管D1的冲击。

be6ffebc-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电感滤波

电感滤波电路结构简单,对高频谐波衰减效果好,但是对低频的衰减能力有限,需要很大的电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更好的方式是采用LC滤波,也就是串联电感后再并联1个电容。

bec86778-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LC滤波

LC滤波电路中的电感减小了电流对二极管D1的冲击。而且输出电流和电压平缓后,电容C1的值也可以减小,不需要选用容量和体积很大的电容,虽然LC滤波增加了1个电容,成本更高一些,但是这种波电路能更有效的滤除不同频率的谐波,效果更好。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流过电感中的电流虽然不能突变,但是电感输入端的电压是会瞬间升高的,如果这个电压很大,会容易造D1的反向击穿,所以更安全的方法是在电感的输入端再加1个电容C2,形成Π型滤波,这样C2就可以起到稳压的作用,防止二极管D1的反向击穿。

bf2174da-ae66-11f0-8c8f-92fbcf53809c.png

Π型滤波

派型滤波采用双电容的结构,对低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要优于LC滤波,在负载变化时能维持较稳定的输出电压。但是高频的滤除能力会弱于LC滤波,所以适用于低频场景。

4.小结

电容滤波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小功率负载;电感滤波体积大,成本高,适合大功率负载,电感滤波可以防止回路电流过大,但也会产生脉冲高电压。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LC或Π型滤波,LC可以提供比纯电感或电容滤波器更灵活的频率响应,适合高频噪声抑制的大电流场景。Π型虽然可以提供更宽的频率响应范围和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但是需要更高的元件精度,在高频应用中的实现和维护较为困难。



院士
2025-10-25 16:26:38     打赏
2楼

谢谢分享的器件资料,电感滤波和电容滤波各有长短。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