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理
低功耗管理复位围绕“按需复位”展开:
目标:在低功耗模式下,仅对需要复位的模块/外设执行复位操作,避免全系统复位带来的功耗浪费;
触发条件:由低功耗模式切换(如从运行态→休眠态)、特定事件(如电源电压异常)或软件指令触发;
执行逻辑:通过硬件复位电路(如复位芯片、复位引脚)或软件控制寄存器,对目标模块/外设的复位信号进行控制。
二、实现方式
我以STM32F407芯片为例,其通过将用户选择字节中的 nRST_STDBY 位清零,将启用Standby模式复位。这时执行了进入待机模式的过程后,将执行系统复位而不是进入待机模式。通过将用户选择字节中的 nRST_STOP 位清零,将启用Stop模式复位。这时执行了进入停机模式的过程后,将执行系统复位而不是进入停机模式。
三、应用场景
低功耗管理复位广泛应用于对功耗敏感的嵌入式系统,典型场景包括:
服务器/数据中心
机房温湿度监控:设备进入休眠时,复位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减少待机功耗;
电源管理:在系统待机时,复位非关键电源模块,降低待机功耗。
智能家居
智能插座:待机时复位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仅保留低功耗唤醒电路;
智能灯具:休眠时复位LED驱动电路,减少待机漏电流。
工业物联网
传感器节点:在低功耗模式下,复位传感器模块,仅保留低功耗唤醒电路;
边缘计算设备:休眠时复位非关键计算模块,降低待机功耗。
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环:待机时复位显示屏、传感器模块,仅保留低功耗蓝牙模块;
智能手表:休眠时复位处理器,仅保留心率传感器的低功耗模式。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