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嵌入式开发 » STM32 » SRAM1和SRAM2性能提升总结

共1条 1/1 1 跳转至

SRAM1和SRAM2性能提升总结

院士
2025-11-26 20:12:40     打赏

一、区分SRAM1和SRAM2

我们以雅特力AT32F437为例,官方datasheet和Keil配置中均未对SRAM地址空间明确做出区分,但从系统总线的结构图与Cortex-M4的内核手册也都有明确区分。

  • SRAM1的地址范围:0x2000_0000 - 0x2000_FFFF,共64KB

  • SRAM2的地址范围:0x2001_0000 - 0x200F_FFFF,依硬件设计与配置而定

由于总线访问硬件设备是采用轮询占用的原则。所以,当我们把实时程序运行在SRAM1时,尽量把实时程序用到的变量放置于SRAM2中。这样,AT32F437可以通过ICode总线加载SRAM1的指令,同时,通过DCode总线加载SRAM2的数据。实现硬件最优化解,瓶颈最小,性能发挥最大。

二、SRAM1的映射地址

根据Cortex-M4的总线地址设计,SRAM1的64KB地址空间映射到了0x1000_0000 - 0x1000_FFFF。

对于0x1000_0000的SRAM1地址空间来说,其只能由ICode与DCode总线读取。此时System-Bus则无法访问。

换句话说,当我们有意识使用0x1000_0000的映射地址空间的话,可以有效节省System-Bus在SRAM1上的使用,而让System-Bus更多用于操作外设的地址空间等。

上述两种应用方案均需要我们在Keil的sct分散加载文件上做出对应的修改。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当然,对于主频高达288MHz的AT32F437来说,这些性能提升在普通应用上是可以忽略的。

Cortex-M4内存地址空间图.jpg






关键词: SRAM1     性能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