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PWM,mos PWM经过mos管低电位被抬高的问题

问
各位大侠,问一个问题,0/28V、1KHz的PWM波经过IRF840,输出波形的低电位被抬高到了9V左右(为一斜坡),不知为什么,是不是mos管恢复太慢 答 1: 给个图 答 2: 题图 答 3: 容性负载? 答 4: 负载是电机 答 5: 仔细描述一下波形细节和过程 答 6: 接法要改,看图。 答 7: xuyaqi说的对 答 8: 呵呵,实际运用下电路是不用修改的,只要驱动电压只要完全隔离主电压的话。另外关心波形的话,应该加一个模拟电阻负载来测试一下波形的斜率。如果依然同样问题,那就是驱动电压波形不好或者驱动能力不好或者反向负压驱动实效。等 答 9: 电动机转动时有反电动势不信你可以单独拿出电动机来用外力转动,接一个小灯泡看看亮不亮——发电机 答 10: 这问题我碰到过类似的 320k5v的PWM+D类放大+LC滤波出来的DC信号时,发现有这样类似的问题.电感L前PWM脉冲上端叠加了15v的脉冲骚扰信号,后来发现是LC的容性负载导致,L和c间串了个电阻就不出现了 答 11: 电感L前PWM脉冲上端叠加了15v的脉冲骚扰信号那是因为LC谐振了。L和c间串了个电阻是——阻尼电阻。
此处负载为电动机,好像不是容性负载。 答 12: 不是谐振~~L大小为10UH,C大小为10UF,计算谐振频率为15.98K,输入PWM脉冲信号为320k左右,最为重要的证据是,无论改变电感或者电容大小,15v脉冲骚扰没有任何改变迹象,发个图来看看把 答 13: 还是谐振把二极管去掉或者改为和PMOS的DS本体二极管并联,PWM上升沿的过冲会明显减小,大概为5V+二极管正相电压VF。
假设C无漏电流,则电路稳定后,L中的电流在一个PWM周期内的积分为零。NMOS开通时L中的电流为从右至左,因为NMOS比PMOS快,NMOS关闭时PMOS还未开通,而L从右至左的电流不能突变,此时L、C和PWM上下半臂的寄生电容谐振。如果没有最上面那个二极管,则此时PMOS的本体二极管将导通,PWM输出点的电压钳位为5V+反向二极管正相电压VF。 答 14: 可是如何解释换了L和C后,叠加的15v脉冲无任何明显变化呢?to qczq,你的意思我大概听懂,可是如何解释换了L和C后,叠加的15v脉冲无任何明显变化呢?而且该二极管在常温下导通电压才0.3v,将该二极管换为导通电压为0.6v(常温)的1n4007后,15v脉冲几乎完全消失,谐振的话,更改L和C的大小应该有明显变化的。。。所以,我还是有所疑惑
如果说是由于2管间的寄生电容不一样而导致谐振,我也不大同意,更改L和C的大小却没有任何明显影响无疑是反对谐振说法的最明显证据把~~
这个问题是1年前碰到的,当时最后判断依据就是由于二极管,L,C以及P管的容性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现在再回顾下,或许有漏洞。
答 15: 是谐振你可以并联几个MURS320试试,1N4007的结电容远大MURS320
答 16: to tinytony谢谢提醒!
改变L,尖峰电压及本不变,那是因为等效占空比未变(NMOS关闭时,此电路相当于Boost转换器)。C和杂散电容串联,且C>>>>Cp,改变C,Cp基本不变。改变Cp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另外在大电流运用中,两个管子的导通角之间要有一定的死区时间,以避免两管直通。 答 17: 谢谢~~恩。。明白了。。。模拟电路博大精深,以后还需要多向大家学习,准确来说,应该是C和杂散电容cp串联,等效于cp,由于cp很小,谐振频率很高,其频点落在输入PWM频率上,所以才出现上述问题。
顺便再请教下,比较好的避免直通方法是什么?谢谢了 答 18: 死区PMOS和NMOS开通点之间加入一定的死区时间,死区时间内PMOS和NMOS都关闭。也就是前一个管子改变状态以后延时一定的时间,后一个管子再开通。 答 19: 其他人好像有点离题太远其他人好像有点离题太远,应该让“wangxj8316”将问题再说清楚一点,是否楼主问题已经解决,无空再到此处来。
各位大侠,问一个问题,0/28V、1KHz的PWM波经过IRF840,输出波形的低电位被抬高到了9V左右(为一斜坡),不知为什么,是不是mos管恢复太慢 答 1: 给个图 答 2: 题图 答 3: 容性负载? 答 4: 负载是电机 答 5: 仔细描述一下波形细节和过程 答 6: 接法要改,看图。 答 7: xuyaqi说的对 答 8: 呵呵,实际运用下电路是不用修改的,只要驱动电压只要完全隔离主电压的话。另外关心波形的话,应该加一个模拟电阻负载来测试一下波形的斜率。如果依然同样问题,那就是驱动电压波形不好或者驱动能力不好或者反向负压驱动实效。等 答 9: 电动机转动时有反电动势不信你可以单独拿出电动机来用外力转动,接一个小灯泡看看亮不亮——发电机 答 10: 这问题我碰到过类似的 320k5v的PWM+D类放大+LC滤波出来的DC信号时,发现有这样类似的问题.电感L前PWM脉冲上端叠加了15v的脉冲骚扰信号,后来发现是LC的容性负载导致,L和c间串了个电阻就不出现了 答 11: 电感L前PWM脉冲上端叠加了15v的脉冲骚扰信号那是因为LC谐振了。L和c间串了个电阻是——阻尼电阻。
此处负载为电动机,好像不是容性负载。 答 12: 不是谐振~~L大小为10UH,C大小为10UF,计算谐振频率为15.98K,输入PWM脉冲信号为320k左右,最为重要的证据是,无论改变电感或者电容大小,15v脉冲骚扰没有任何改变迹象,发个图来看看把 答 13: 还是谐振把二极管去掉或者改为和PMOS的DS本体二极管并联,PWM上升沿的过冲会明显减小,大概为5V+二极管正相电压VF。
假设C无漏电流,则电路稳定后,L中的电流在一个PWM周期内的积分为零。NMOS开通时L中的电流为从右至左,因为NMOS比PMOS快,NMOS关闭时PMOS还未开通,而L从右至左的电流不能突变,此时L、C和PWM上下半臂的寄生电容谐振。如果没有最上面那个二极管,则此时PMOS的本体二极管将导通,PWM输出点的电压钳位为5V+反向二极管正相电压VF。 答 14: 可是如何解释换了L和C后,叠加的15v脉冲无任何明显变化呢?to qczq,你的意思我大概听懂,可是如何解释换了L和C后,叠加的15v脉冲无任何明显变化呢?而且该二极管在常温下导通电压才0.3v,将该二极管换为导通电压为0.6v(常温)的1n4007后,15v脉冲几乎完全消失,谐振的话,更改L和C的大小应该有明显变化的。。。所以,我还是有所疑惑
如果说是由于2管间的寄生电容不一样而导致谐振,我也不大同意,更改L和C的大小却没有任何明显影响无疑是反对谐振说法的最明显证据把~~
这个问题是1年前碰到的,当时最后判断依据就是由于二极管,L,C以及P管的容性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现在再回顾下,或许有漏洞。
答 15: 是谐振你可以并联几个MURS320试试,1N4007的结电容远大MURS320
答 16: to tinytony谢谢提醒!
改变L,尖峰电压及本不变,那是因为等效占空比未变(NMOS关闭时,此电路相当于Boost转换器)。C和杂散电容串联,且C>>>>Cp,改变C,Cp基本不变。改变Cp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另外在大电流运用中,两个管子的导通角之间要有一定的死区时间,以避免两管直通。 答 17: 谢谢~~恩。。明白了。。。模拟电路博大精深,以后还需要多向大家学习,准确来说,应该是C和杂散电容cp串联,等效于cp,由于cp很小,谐振频率很高,其频点落在输入PWM频率上,所以才出现上述问题。
顺便再请教下,比较好的避免直通方法是什么?谢谢了 答 18: 死区PMOS和NMOS开通点之间加入一定的死区时间,死区时间内PMOS和NMOS都关闭。也就是前一个管子改变状态以后延时一定的时间,后一个管子再开通。 答 19: 其他人好像有点离题太远其他人好像有点离题太远,应该让“wangxj8316”将问题再说清楚一点,是否楼主问题已经解决,无空再到此处来。
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的硬件通讯调试过程的“坑”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晶振使用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电感选型错误导致的处理器连接不上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DRC使用位置错误导致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之混合OTL功放与落地音箱被打赏50分 | |
汽车电子中巡航控制系统的使用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0分 | |
分享汽车电子中巡航控制系统知识被打赏10分 | |
分享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注意事项被打赏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