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bandgap bandgap测试结果差别很大.找不到原因

问
前段时间在smic .18工艺上做了一个bandgap电路,用的是3.3V的管子,采用ptat加放大器结构,放大器采用折叠共源共栅结构,电流源用cascode,电阻用N阱电阻(主要考虑面积比较小)PNP管比例为1:8,所有的需要match的管子都做了比较好的match.仿真结果:1.26,所得到的五个样品测试结果分别为1.1V ,1.1V,1.18V,1.28V,1.42V,离散性很大,与电源电压关系不大,大家帮我分析分析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答 1:
用N-well电阻就是你的不对了跑跑monte carol看看。
答 2:
op offset有计算过op的offset吗?再把op的offset带到整个电路算算看,这么大的偏差应该不止是n-well电阻引起的。
答 3:
计算OP的offset?只是用仿真看了一下offset,几十微伏的量级,应该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吧?
谢谢楼上两位. 答 4: 自已顶 答 5: OP的offset你算错了
看来你是完全低估了process offset了,不可能是几十微伏的量级。一般op不在意的作作,至少有几个mV,再被你的bandgap放大个十倍八倍的,就几十mV出去了,输出就忽上忽下了。
建议你把Razavi讲bandgap那部分看全了,还有有一章讲mismatch的,估算一下你的晶体管的失配,再估算出op的失调,应该能找出原因。这里没法展开了。
答 6: 谢谢楼上,我再考虑考虑 答 7: 楼主问题还没解决啊我估计是阱电阻的问题。晚上我谈谈我的看法。 答 8: 我整整研究过一年的bandgap我整整研究过一年的bandgap,可以说相当熟悉了。这个测试的结果非常的正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算放大器的offset造成的。所以通常bandgap需要做trimming 的。 答 9: 呵呵,不是运放的offset从原则上来讲,该误差应该来自于bandgap关键元件的不匹配性。运放本身的offset因为电路负反馈的存在是不会被放大多少的。 答 10: to premp: how to trim?premp:
你所说的trimming是哪种方式,是offset 自调零等电路技术,还是激光修正等物理手段?其带来的问题有什么?可否具体回答,我们以后可以尝试。 答 11: 顶一下 答 12: 电阻变化 op的offset 可以仿真的,你可以让两个输入管子尺寸不一样,使两端有offset,可以看见对bandgap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这么大主要是电阻,n-well电阻变化可能有上下50%(具体看工艺厂商),还有pnp也有变化,当电阻和pnp变化方向相反时误差最大。pnp(ff) resistor(ss)...... 答 13: 没必要用激光修调,可以考虑其它的修调方法。 如果你想把BGR初始精度做到好,可以用zener zap方式修调(XFAB推荐)或OTP方式修调(charted推荐)。当然可以在post—simulation时做一下MC的仿真,这个应该比较有用,我在XFAB流片的经验是MC的仿真结果还是很接近测试的结果的,但前提是你的MC仿真库是fab提供和你的layout要有一定水平,呵呵。 答 14: Re会不会是Vbe的原因呢,因为我们仿真的时候都是Vbe在25C为某个确定的值,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答 15: 回复还没有找到原因:厂家的PCM显示,电阻的变化只有2%左右.
现在问题主要集中上失调上来,我的VBG输出大概是1.1-1.4,有300MV的偏差,考虑到R3/R2之比为10左右,也就是说放大器的电压失调有30MV左右. 答 16: 放大器的输入对管和电流镜负载他们的管子的W*L都是多大? 答 17: 阱电阻model中有电压系数没?? 如果没有,那就是它了。
有的话,那就多使用monte carol 答 18: 个人看法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bandgap里面的电阻,主要是起到比例关系的,绝对数值的偏差不会太重要,相对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OP的失调是一个问题,一般作的比较好的OP,mV数量级别的offset还是有的,你看一下你的电路,如果偏差1mV,输出变化多少?
呵呵,做电路就是这样,思考,实践,再思考
如果能看到电路图和版图,那是最好分析的,呵呵
谢谢楼上两位. 答 4: 自已顶 答 5: OP的offset你算错了
只是用仿真看了一下offset,几十微伏的量级,应该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吧?
看来你是完全低估了process offset了,不可能是几十微伏的量级。一般op不在意的作作,至少有几个mV,再被你的bandgap放大个十倍八倍的,就几十mV出去了,输出就忽上忽下了。
建议你把Razavi讲bandgap那部分看全了,还有有一章讲mismatch的,估算一下你的晶体管的失配,再估算出op的失调,应该能找出原因。这里没法展开了。
答 6: 谢谢楼上,我再考虑考虑 答 7: 楼主问题还没解决啊我估计是阱电阻的问题。晚上我谈谈我的看法。 答 8: 我整整研究过一年的bandgap我整整研究过一年的bandgap,可以说相当熟悉了。这个测试的结果非常的正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算放大器的offset造成的。所以通常bandgap需要做trimming 的。 答 9: 呵呵,不是运放的offset从原则上来讲,该误差应该来自于bandgap关键元件的不匹配性。运放本身的offset因为电路负反馈的存在是不会被放大多少的。 答 10: to premp: how to trim?premp:
你所说的trimming是哪种方式,是offset 自调零等电路技术,还是激光修正等物理手段?其带来的问题有什么?可否具体回答,我们以后可以尝试。 答 11: 顶一下 答 12: 电阻变化 op的offset 可以仿真的,你可以让两个输入管子尺寸不一样,使两端有offset,可以看见对bandgap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这么大主要是电阻,n-well电阻变化可能有上下50%(具体看工艺厂商),还有pnp也有变化,当电阻和pnp变化方向相反时误差最大。pnp(ff) resistor(ss)...... 答 13: 没必要用激光修调,可以考虑其它的修调方法。 如果你想把BGR初始精度做到好,可以用zener zap方式修调(XFAB推荐)或OTP方式修调(charted推荐)。当然可以在post—simulation时做一下MC的仿真,这个应该比较有用,我在XFAB流片的经验是MC的仿真结果还是很接近测试的结果的,但前提是你的MC仿真库是fab提供和你的layout要有一定水平,呵呵。 答 14: Re会不会是Vbe的原因呢,因为我们仿真的时候都是Vbe在25C为某个确定的值,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答 15: 回复还没有找到原因:厂家的PCM显示,电阻的变化只有2%左右.
现在问题主要集中上失调上来,我的VBG输出大概是1.1-1.4,有300MV的偏差,考虑到R3/R2之比为10左右,也就是说放大器的电压失调有30MV左右. 答 16: 放大器的输入对管和电流镜负载他们的管子的W*L都是多大? 答 17: 阱电阻model中有电压系数没?? 如果没有,那就是它了。
有的话,那就多使用monte carol 答 18: 个人看法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bandgap里面的电阻,主要是起到比例关系的,绝对数值的偏差不会太重要,相对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OP的失调是一个问题,一般作的比较好的OP,mV数量级别的offset还是有的,你看一下你的电路,如果偏差1mV,输出变化多少?
呵呵,做电路就是这样,思考,实践,再思考
如果能看到电路图和版图,那是最好分析的,呵呵
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结构堵孔导致的喇叭无声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分享一下调试一款AD芯片的遇到的“坑”被打赏50分 | |
电流检测模块MAX4080S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calloc和malloc错误使用导致跑飞问题排查被打赏50分 | |
多组DCTODC电源方案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cubeMX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的“坑”被打赏50分 | |
新手必看!C语言精华知识:表驱动法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杜绑线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的硬件通讯调试过程的“坑”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晶振使用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