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基础知识 » 测量DC/DC转换器输入端的传导EMI

共1条 1/1 1 跳转至

测量DC/DC转换器输入端的传导EMI

高工
2025-10-19 10:56:14     打赏

测量DC/DC转换器输入端的传导EMI

如果DC/DC转换器在供电时产生噪声,是不太理想的。但噪声多大算大,我们又如何测量?与AC/DC转换器不同,现在还没有针对DC/DC转换器可接受噪声水平或测量方式的法定标准。而且,噪声幅度和频谱都会随接地方式和DC/DC转换器是否隔离而变化。

我们看到一些DC/DC转换器制造商声称自己符合EN 55032、CISPR 32以及FCC认证A类和B类设备等标准,但这些标准是针对AC配电网允许的最大噪声级别,这和DC/DC转换器的输入线无关。内部装有DC/DC转换器的系统能接受的噪声水平高度依赖于其他连接到DC输入线的设备(如有)的抗干扰能力和物理布局。例如,在较长的内部DC相互连接线上的传导噪声可能会导致外部辐射EMI(电磁干扰),而这一指标受法定标准约束,例如在欧盟的EMC电磁兼容)指令中调用的标准。

因此,按照EN 55032之类的标准来进行测量仍然有其价值,哪怕只是作为主观评估或是竞品比较的方法。测量AC或DC输入设备噪声的关键是在输入线中插入LISN(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这是为了隔离供电阻抗的变化,使测试结果在不同的电气环境中保持一致。

LISN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V型和Δ型。通常的V型LISN排布方式如下图所示,DC/DC转换器接地端较远,因此会同时在正线和负线上测量噪声。当然,输入端可能根本没有接地,而且如果DC/DC转换器是隔离式的,在实际应用中,它的输出端可能有接地,也可能没有。这一点会直接影响到噪声水平的测量结果。

另外,不同LISN也存在差异。CISPR 16-1-2提供了一些示例,但对于不同DC/DC应用需要使用哪一种,并不总是明确的。AC输入设备通常使用有50 µH扼流圈的LISN,而DC/DC转换器中更常用用5 µH的LISN,而且这也是汽车EMI测试特别要求的(例如CISPR 25的规定)。

f47a0904-a4ab-11f0-8c8f-92fbcf53809c.jpg

用于DC/DC转换器的V型LISN(典型参数)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差模是指输入线之间的电压或电流,而共模是指两条绑在一起的输入线与接地之间的电压或电流。但是,DC/DC转换器的接地可能没有被明确定义。对于AC/DC转换器来说,V型LISN信号输出的电压等于共模值加上一半差模值,而Δ型LISN则能将两个模式分开,以独立测量。如果是DC/DC转换器,这个值取决于是否接地,以及在哪里接地。如果接地点在DC/DC转换器输入返回线,那么理论上不会有共模噪声。如果接地点在LISN上游,那噪声测量值会较高。如果DC/DC转换器是隔离式而且输出端有接地,那么噪声测量结果会更难以确定。通常,在系统层面上重要的是DC/DC转换器的差模噪声,因此必须要从LISN的测量结果中将其提取出来,并考虑接地位置的影响。

CISPR 25之类的标准还将噪声测量指定为DC/DC转换器输入端子流出的电流。这往往会更有用,因为它不像电压测量那样依赖其他点作为参考。但是,这种方法仍然需要LISN,因为电流受DC/DC转换器上游电路阻抗的影响。低功率DC/DC转换器通常以这种方式来规范输入噪声,但它们通常仅使用串联电感器而不是LISN。不同厂商对于电感量的指定值较为随意,而且它的自谐振频率、电感变化和电阻值也并未被明确规范,使得比较性的测量结果并不可靠。在低功率下,噪声电流通常仅仅以RMS值呈现,而且没有明确的测量带宽,这样的数值通常非常小,而在较广泛的频段中,峰值水平可能要高得多,使得测量意义大大降低。

DC/DC转换器输入中的传导式噪声是一个重要参数,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因此必须测量并尽量降低。然而,怎样的噪声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只能具体系统具体判断。比较性的测量应当使用相同的接地方式,而且不能把测量结果作为反映最终应用噪声水平的判断标准。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会导致选用过大的滤波器,进而影响转换器的稳定性并引入额外的问题,例如谐振导致噪声峰值,以及在负载变化时引发瞬态电压。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